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

書法與武術

時間:94年7月16日(六) 14:00~17:00
地點:政大憩賢樓四樓
主講者:傅文丕
特約討論人:趙建霖
出席者:林麗娥、彭雅玲、學渝、張進興、陳季惠、陳秋玲、陳國福、李美蕙、蘇麗渝、王崇齊、蔡佩玲、曾瓊瑤
資料整理:傅文丕




一、   書法與武術             傅文丕撰
   (一)、前言
昔張長史觀公孫大娘舞劍,得低昂迴翔之勢,武術與書法之間似乎有著正相關;又常見好書法者為求藝業精進,而嘗試學習武術。故今先就書法、武術探索其間關聯性。因兩者皆屬技藝,而技藝行為首重「動作控制」,又皆為「形式決定內容」的藝術,所以從這兩個面向探索之。
 
(二)、動作控制
1、 自由度
Newell & McDonald(1994)指出,「人体的自由度是沒有一致性和普遍性,而是需要操弄凍結或釋放。」
宋蘇軾(1037─1101)、清朱履貞(嘉慶年間)、清包世臣(1775─1855)都提到「指運筆而腕不知」。溥心畬(1974)指出「運筆之法,以指豎拈筆管,以肩為樞軸,力發於臂,貫於肘,肘達於腕,如車輪然,軸動而外輪轉矣;古人云:運腕而指不知。」溥心畬所謂運腕而指不知,此語未曾見諸於歷代書論中,不知其文獻引自何處,但此語剛好補全了運筆之法。「指運筆而腕不知」與「運腕而指不知」,顯然是二種不同型態的動作控制(古人以腕為大、小手臂之通稱)。「運筆」屬行為動作控制。「指運筆而腕不知」應是筆活而臂死,宜寫小字;是凍結大臂的自由度,以釋放手指的自由度。
「運腕而指不知」應是臂活而筆死,宜寫大字,尤其是書寫魏碑時,更需凍結手指的自由度,以釋放大臂的自由度,以大臂的肢段為主導動作控制。寇培深書寫魏碑時,做出指死而肩膀外「抗」用力動作,肩部常在書寫魏碑榜書後產生酸疼現象。
操縱陳氏太極拳時盡量減小腕關節的動度,以為提高身法作用的必經路徑(倪清和,無日期)。這是凍結腕關節的自由度以釋放出下肢的自由度。
程派高式八卦掌轉掌時,需扭腰橫面、定胯轉腰目的在於,凍結胯部的自由度,因之腰部的自由度被釋放,背、腰的作用肌群被有力徵召,於是軀幹形成一個強大的弓形,有利承接上、下肢勁力。
書法、武術皆屬高技能結構,人體的運動大部分都是以著多肢段相連而成的系統運動,從多體(Multibody)系統動力學著手研究較能瞭解動作整體過程。凍結與釋放在一個運動技術過程中都是存在,凍結與釋放之間的拿捏,其中操控能力的微妙處不是苦功所能至,已是天才的專利。
 
2、 放長肢段的運動
Steindler(1955)在研究中提到依照肌肉動作原理,認為肌肉必需要有旋轉的功能,又要有能夠扺消離心力的干擾,它不但要有旋轉又要有穩定功能。這二種功能總合,肌肉力量的比例和骨頭韌帶在交接觸形成的角度有關。
清包世臣(1775─1855)在《藝舟雙楫》中指出「學書如學拳。學拳者,身法、步法、手法,扭筋對骨,出手起腳,必極筋所能至,始之內氣通而外勁出。」
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在太極拳圖解(1999)一書〈本論〉中說明「身肢放長的鬆柔運動是,骨骼韌帶自然鬆開,整個身肢放長,這種放鬆與神聚氣歛時的收縮反復的鍛鍊,久之自然產生全身各部柔軔的彈簧勁,進而成為太極拳八種勁別最基本的掤勁。」
根據以上可見,包世臣的敘述「扭筋對骨、筋必反紐」與太極拳身肢放長運動;都是為了達到「肢段穩定、內氣通而外勁出」的目的。
 
(三)、論形式
1、形式皆源於自然(從象形到抽象)
書契之作,甲骨、篆、隸,取象「自然」鳥獸之跡,至於草、楷之興,達於靜態、動感形式美之成熟高峰。遂提昇至對於(線條、空間、墨趣)變化、動靜對置平衡、肌理等「抽象」美的追求。螳螂拳相傳為明末清初,山東及墨人王朗所創,流傳至今已近四百年之歷史。靈感源於自然界螳螂攻防動作,而終歸對「勁意」的追求。近代八卦掌創於董海川(1797約生於清咸豐年間)至今約207年,其師承不可考,應是總結前人拳技,招法已脫象形,而進入「不似武之武」境界。
書法、武術皆是從「自然」而來,由象形而至抽象「不似之似」的藝術境界。
 
2、皆為形式決定內容(工於形式而豐富於內容)
形式是從自然事物而來,再經過經驗法則演譯歸納,是創作時通用的方法。形式在藝術學上有兩種不同的解釋:一、指藝術外形(指體裁如:詩有五言、七言…,篆、隸、真、形、草…。)。二、指事物的「存在結合關係」。依同處看,可發現歸納成幾種重複形式(反覆齊一、對稱均衡、調和對比、比例、平行並列、累層漸進)。本文採後者形式定義。
形式固然重要,但內容才是表現的重點,在這裡所談的內容是指藝術品裡面所含的意義,為作品「間接」表現的精神,屬於美學所謂的「間接內容」。間接內容是間接不甚明確含藏在藝術裡的東西。在這裡,因為二者有著不同藝術題材,故無法比較直接內容,而是「間接內容」。
清劉熙載(1813─1881)指出「書凡兩種:篆、分、正為一種,皆詳而靜者也;行、草為一種,皆簡而動者也。」書法藉此兩大形式,以決定「內容」、發揮「趣味」。
倪清和(1976)指出「武術門類甚多,就體用無非軟硬二功。」武術藉此兩大形式,用以學成「勁意」。書法、武術都是屬於「形式決定內容」的藝術。但是,大多數人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,只注意到題材,在形式中懵懂運作,而受其拘束無法自由的發揮「形式」規律,更不知所嵌在形式中的內容。有人發現了這個問題,但又因為嬌情濫用形式,以致守住形式而失其內容的流弊,於是遂起反動,掌握從解放形式下手,結果是面目全非、支離破碎。
書法的內容是趣味,武術的內容是勁意。
3、皆屬高層次形式
把互為矛盾的美並列在一起,無論是對立、還是調和,都是在變化中見出多樣統一,這是高層次的美。
孫過庭(唐垂拱年間)提及:「草不兼真,殆於專謹;真不通草,殊非翰札。真以點畫為形質,使轉為情性;草以點畫為情性,使轉為形質。」清劉熙載(1813─1881)指出:正書居靜以治動,草書居動以治靜。
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在太極拳圖解(1999)一書中指出,太極拳是「陰陽相生」、「虛實相成」、「方圓相依」、「開合相寓」、「剛柔相濟」、「快慢相間」、「上下相隨」、「左右相應」、「前後相顧」、「內外相合」的一種奇正相生、矛盾又完滿的境界。
高義盛(1936)提到「滾鑽爭裹,奇正相生」。滾是上肢旋轉動作、鑽是上肢向前動作、爭是五指向外撐開、裹是肘向裡扣抱;這四種動作形成二組動作,滾帶鑽裹帶爭,在運動時都必須使肌肉共同收縮。若僅是滾圓形的勁沒有向前的鑽勁,滾不帶鑽;或裹力只有向裡收的勁而沒有向外擴張的爭勁,裹不帶爭;關節不能保持最大穩定,力量也不能保持最大。奇正兩字即滾中帶鑽、裹裡含爭,這種矛盾結晶所謂和諧是雜多的統一,就是奇正相生。
書法採「對置」方法,產生動靜相寓、靜中含動動中含靜的美,是視覺的「奇正相生」,滿足了視覺需求。武術的「奇正相生」增長了內勁,也培養靈活心意。
4、皆有形式「不明」時期
東漢光和間,趙壹專抨擊草書。當時草書漸行,其欲返於蒼頡、史籒,文雖傳但終不能行。趙壹認為,當時草書之與也「上非天象所垂,下非河洛所吐,……..博士不以此講試,四科不以此求備,征聘不問此意,考績不課此字。善既不達於政,而拙無損於治。」從而看出,趙壹處於草書「未成熟形式」時期,表達出對當時章草書風中靜態和動感形式矛盾並存的不認同感。
近半世紀以來,因為,國人喪失信心、習武風氣不盛、武術家的自秘,推展武術反害武術、外行領導內行、學術的傲慢不尊重專家、所以極大部分的拳派,已出現「家道不正宗法不明」,形式浮濫於虛玄理論中,而產生「形式不明」現象,武術史上很多體、用的名拳,今日竟被東、西技擊家所不敢苟同。
形式「不明」導致不被接受的現象,書法發生於早期未臻成熟期,因為無法表達「完整形式美」所致。而武術發生於近半世紀,處於發展至高峰走下坡「形式」喪失之際。
(四)、結論
1、人體操弄是屬於複雜的運動行為,自由度、放長肢段的運動,足以決定肢段旋轉與穩定功能,也直接關係運動效果。書法、武術有著相同的運動現象。
2、博涉諸藝目的在於見解意識培養,自然產生美底見解意識,此意識正是藝術行為最重要的精神狀態。透過這個博涉而來的精神狀態,對藝術行為中難以掌握的形式,或底含意義,就比較能透徹了然於胸,如此自然能夠創作出理想的作品,這就是通識的意義。
 
   

沒有留言:

繪畫基本原則 – 世界上沒有不會畫畫的人 1. 什麼都敢畫,不怕給別人看。(繪畫的膽量) 2. 多畫、多練習(特別是不擅長的)。(繪畫的熱情)  享受自己每次的進步,就可以順利踏入繪畫的世界。  3. 畫完後找出自己不滿意之處(下一次會更好)。(繪畫的眼力) 4. 留下自...